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,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,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。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湖北考察讲话精神,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,助力“京山桥米”产业再上新台阶,12月16日,京山市市委书记何洪涛率队前往孙桥镇蒋家大堰、孙桥金穗桥米种植专业合作社、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调研京山桥米产业发展情况,并召开“京山桥米”产业发展调研座谈会。
会上,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颢、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刚分别就京山桥米产业发展情况、国宝桥米生产加工销售及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,并分享了前往五常市考察学习的新思路、新举措。参会单位负责人分别发言,就如何推动“京山桥米”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。
2024年,全市“京山桥米”种植面积47万亩,订单面积20万亩。现有大米加工企业60家,年设计加工能力193.5万吨,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49家,京山桥米品牌价值达414.84亿元。
何洪涛强调,要明确发展定位。围绕南方高端大米的产品定位,从育种、加工、包装、推广、市场等方面做好科学规划,全面促进产业升级。要全面学习五常大米经验。大力推进京山桥米产业朝着标准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发展。要着重解决问题,一是要推进品种创新研发,做好京山桥米提纯复壮工作,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。二是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、促进国宝桥米、京和米业、火流星等企业向规模化、集团化发展。三是要提升规模化水平,依托龙头企业形成“基地连片、特色成带、块状辐射、集群发展”的产业发展格局,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、延伸拓展产业链,四是要补齐“难以走出湖北”的短板,紧密结合“江汉大米”营销体系,持续抓好品牌体系建设,站稳“江汉大米”中高端大米的地位。要高位统筹规划,健全相应的组织机制,成立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京山桥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,全力做好京山桥米的统筹发展工作。要科学制定计划,把规划环节做好做实,明确每个责任主体每个时间节点的任务内容和要求。要做好资金保障,紧紧围绕省、市政策导向,积极开展政策性投资项目资金申报工作,加大支持力度,在品种繁育,销售提升,农业保险等方面助推京山桥米高质量发展。
市领导王汉丰、曾峰、张玉、辛官朝及市发改局、市科技和经信局、市财政局、招商局等20个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会。